马太福音第七章
登山宝训——作主门徒 ABC 马太福音第七章 在前两章的教导中,主耶稣论述了门徒的个人特点、社会影响、属天公义、敬虔生活等等。在第七章,他强调门徒的七个关系: 1 )与弟兄; 2 )与“猪狗”; 3 )与天父; 4 )与公众; 5 )与路人; 6 )与假先知; 7 )与教导真理并要求我们恪守与遵行的主耶稣基督。 与弟兄的关系( 1-5 )—— 福音书中,最有能耐论断人的,恐怕非(文士和)法利赛人莫属,他们连耶稣基督也论断。大概因为这些属灵贵族乐此不疲地动辄论断人,社会上,彼此论断也蔚然成风,蒙呼召初成为门徒的各位,自也不能免俗。因此主耶稣“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的教导,使用的是第二人称“你们”,“不可效法他们”爱论断的德行。间接地,法利赛人再次被用作反面教材。 论断人,中华文化美其名曰“替天行道”,其要害,说到底,是将自己与天地的主同等 ( 赛 14:14) ,这就非常危险了——“不劳驾神,我就可以审判定夺”。使徒雅各深明此理,他教导说:“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各 4:12 )唯有神坐在宝座上以绝对的公义审判万民。文士和法利赛人论断人,他们得到的回报,是被公义的主论断。(太 23 )使徒保罗教导我们一条“干卿底事”原则。 “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罗 14:4 )他又说:“我们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于受审。”(林前 11:31 ,或作我们若是先论断 diakri,nw 自己,就不至于受审 kri,nw )。教会是基督的肢体,由一群蒙恩的罪人组成。老实说,必定少不了自己看不顺眼的地方(感谢神)。让我们有恩慈地为此向教会的元首主基督祷告,只有他拥有教会。奥古斯丁说,圣徒有责任爱教会,包括爱她的缺点,而非横加论断。 不过必须提醒,不要论断人,不包括假先知。众先知、使徒、乃至主耶稣对假先知从来不客气留情面。如果出现假先知,我们奋起“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地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