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第八章简介

罗马书第八章

                第八章处在全书内容的中间,如果从希伯来文学的角度来观察这种结构,这是全书的中心,而罗马书作者本人就是一位严谨的犹太拉比,他是否借用了传统希伯来文学的写作手法去处理罗马书的写作?我们不知。但可以肯定,这的确是罗马书的中心。罗马书是圣经宝藏里一颗闪闪的巨钻,第八章是巨钻上映射出来的辉煌瑞丽,灿烂耀目,闪烁万世。

                8:1的上文是第七章生命中的挣扎: “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 7:24-25)在内心挣扎的白热化关头,圣灵感动保罗,向控告圣徒的撒但发出一声万古断喝:“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我个人甚至不怎喜欢和合本中把这无以伦比的宣判分成了两截的逗号,这逗号读来,似把第一节那摧枯拉朽的能量分解的感觉。的确,原文不使用标点符号,翻译上也不必添足。参英译。)

我们立刻看到,本来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撒但顿时蔫了。读过一、二、三章中的条条坏消息,现在我们顿得轻省(太11:28-29):原来至高的审判者,因他爱子耶稣基督的辩护,赐给我们不被定罪的特权。我们被彻底地从罪的捆绑中解放出来。罗8:1是我们信仰的机要定律之一,足以否定在信心之旅中任何自疑、自责、自义、自力、自高、自满等等,而把一切感恩和荣耀都归给让我们 “脱离罪和死的律” 的三一真神(1-4,请参考文章末尾的附录)。

                曾经听名讲员说,“基督徒应该害怕地狱”,他是不是忘记了罗马书八章一节?根据圣经,也根据罗马书第八章,刚好相反,基督徒最不害怕的地方,应该就是地狱!否则还夸什么胜?从111节保罗陈述了四个要点。可以坦然无惧(来4:16)地说,这些要点把基督徒安全地保护在救恩的万古磐石中。

1.       不被定罪。圣徒面临审判,但不会被定罪,用林前11:32的话来说是:“我们受审的时候,乃是被主惩治。免得我们和世人一同定罪。”希望各位读者都有过“被主惩治”的“愁苦”,这经历叫我们“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来12:5-11)而定罪是永久的灭亡。这不是说,我们得救后再不会犯错甚至犯罪,也不是说,“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犯罪后不必承担后果了”,但承担后果与定罪,是天大的两回事。圣徒承担后果的案例,圣经中俯拾即是:亚伯拉罕、参孙、大卫、彼得、等等。(这里特别题说一下保罗与巴拿巴为马可起争端的记录。为此,他们失去主内朋友加同工的情谊多年。记得有人引用这案例,作为支持教会分裂的“圣经根据”,可悲。)他们都必须面对后果,但谁被定罪了呢?感谢主,没有。在末日的白色大宝座前,每一个圣徒都会被主基督毫无错失地评估,从而得到各种赏赐,但定罪单单为拒绝救恩的罪人保留。(1:18

2.       圣徒的位份。我们的位份,是“在基督耶稣里”。(1)这个概念是保罗最为喜欢的概念之一,被他使用了一百三十多次。(其余彼得两次,路加一次)或者基督,或者亚当,任何人只能二者居其一,结果很清楚: “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 (林前15:22)圣徒蒙救赎得到在基督里的位份,是神“新的创造,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藉着救主基督的宝血,我们不但得以被遮盖免受定罪,而且与基督一道同享神儿女的殊荣。

3.       能力(2, 3)。圣徒的能力,来自圣灵。现在,第七章中出现了19次的“我”的挣扎,在第八章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圣灵”,第八章是圣灵的篇章。和合本中,从第一章到第七章,“圣灵 “共出现了两次,但单在第八章,“圣灵、神的灵、基督的灵“等等,出现了20次。在第七章,保罗论到律法犹如一个引力,撒旦利用这引力兴风作浪,叫人身不由己地堕落犯罪。但如今,“赐生命圣灵的律“(2) 写在在每一个圣徒的”心上“,(耶31:33)我们得到彻底的解放,因此有了圣灵所赐活泼的能力去作讨神喜悦的事,如此见证了神以他的慈爱和改变生命的大能,与以色列家所立的新约。(参耶31:33)奥古斯丁说,人得救前只能犯罪,不能不犯罪;人得救后可能犯罪,但也可以不犯罪;圣徒最终身体得赎(23)后,完全圣洁,不会犯罪。

4.       行为。这是前三项结合的果子。圣徒的行为不再体贴肉体如过往的日子,而是体贴圣灵,行事为人套神的喜悦而不是自己的欲望。(5)可以如此说,如果以上123都是真实的,那么4就是自然的结果。保罗强调说,我们不但因着信被神算为义(是因信“被算”作为义,而不是我们有任何丝毫可以在圣洁的神面前称义之处),而且自然而然地,我们当结出 “体贴圣灵” 的仁义果子来,因为我们已经被赐予如此能力。

领养的儿女 15-16

                和合本中,因为是翻译词汇,“领养“(adoption)这一概念甚为隐晦,很难读出这个意思来,大概中华传统不怎感冒领养。但保罗分别在罗马书、加拉太书、和以弗所书中,直接重复使用”领养“(原文huiothesia)的概念,叫神与新生圣徒的父子关系跃然纸上。(参各英译) 圣徒是神领养的儿女,根据罗马法律,孩子从原生家庭被领养而成为另一家庭的成员,他(她)会失去原生家庭法定拥有的一切如财富、地业等(我们不也因为被神领养而失去原生家庭的咒诅和捆锁吗?这叫解放!),但同时被法律赋予获得过继家庭的所有承继权如同这家庭的亲生子女。我们就是通过领养而成为神家庭中的子女,与长子基督耶稣一道,领受神家庭中那”测不透的丰富“。(弗3:8)因此,” 我们呼叫阿爸,父。“(15)没有一位犹太拉比曾有称天父为”父“的教导记录,直到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他教导我们说:”我们在天上的父……“,因为,天父以他的慈爱,藉着耶稣基督领养了我们成为他的儿女。

苦难和祝福(16-31

16-31节原文是一句复合句,美妙地描绘出一幅天国的图画:圣徒与基督一样,跟随基督耶稣受苦的脚踪而得荣耀。 “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保罗毫不隐瞒:” 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既然基督藉着受苦而得荣耀,神的儿女也与他走同从受苦中成长、得荣耀的路。所以,现今某些讲台上颇为流行、讲的是发财顺利健康成功等等,但去除掉为主受苦的讯息,我们千万要当心。现实是,谁也不喜欢受苦。但如果圣经要圣徒从受苦中得到祝福,那是不是叫我们都当苦行僧?

当然不是。这是与神同行的宝贵经历: “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到了这里,保罗似乎沉醉在天国的美好景仰当中:“并且我们知道……”(28,原文),保罗的确知,毫不含糊,“我们知道”在他的书信中,总共出现32次,其中5次在罗马书。“知道”的是:“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不单是喜事、好事,也包括坏事、苦事,所有这些,藉着神奇妙的带领,都成为圣徒成长的篇篇,见证神的信实和慈爱,神预知、预定、召来、称义、得荣耀,(29-30)在这两节经文中,前四项是过去时,神自己已经成就,板上钉钉的事;最后一项是将来时,就在前头,需要我们努力与神同行,荣耀冠冕就在前头,保罗自己,此刻也正朝得着冠冕前行。于是他在万般苦楚中释然挥洒。在31-35间,他一连12个天问,笑指种种来自世间和灵界所要加给圣徒的诸般苦难。注意在36节他忽然话锋一转,引用旧约: “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有何奇哉?圣徒受苦,自亚伯以降,古已有之,未曾或缺。主耶稣教导门徒说:“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5:12)如果没有主耶稣,罢了罢了,还不如吃喝快活。但保罗放眼征途,意气风发,因为他深知得胜人生的奥秘:”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好个保罗。不但得胜,更是有余!甚么唤作”得胜有余“?

·         得胜,是战胜后的评功摆好、封勋进爵,通常以“一将功成万骨枯“换取。

·         而得胜有余,是心中喜悦战火犹酣时,因为与神同行,我们已经胜利在握,凯旋在即,而且不但得胜,自己毫发无损。这就是保罗说的“得胜有余“。

何来如此夸口?他是指着主夸口。叫人想起牧儿大卫的气吞河山:” 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撒上17:45)壮哉,神的子民。各位:我们也是神的子民。我们得胜,却常是惨胜。我们求主赐下大胜。

 

末了的话

罗马书第八章以圣徒不被定罪开始,以“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39)结束,再没有比这更精彩的神笔纵横了。我愿各位赴神的丰筵得饱足,然后,结束停当,继续与神同行。他爱我们,” 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39)我们感谢他。

 

附录:罗8:1研读(critique)简记一则

a.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和合本)

b.       There is therefore now no condemnation for those who are in Christ Jesus. NAU, NIV

c.       There is therefore now no condemnation to those who are in Christ Jesus, who do not walk according to the flesh, but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KJV, NKJV

 

如果你读经有互为参考的习惯,就会发现8:1在不同译本间的差异如上。其中,a. b. 雷同,但c. 有从“who do not… 开始的片语,为a.b.所无。再细读,发现这片语可以在上述各版本第四节找到:

d.       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和合本)

e.     who do not live according to the sinful nature but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NIV

f.      who do not walk according to the flesh but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KJV, NKJV

 

 

有证据显示,a.b.翻译自希腊文BGT版本,而c.是根据希腊文BZY版本。长话短说,根据考察,圣经学者同意,c.所含多出片语,来自所谓抄写笔误,(the scribe’s error),因古卷厥如。

 

似乎无伤大雅,但注意可能会引起解经上的困惑如下:

·         a.b.是斩钉截铁的最后判决: “不定罪了。” 即,“成了”!

·         作为叠加的形容词从句,c.有可能令读者起疑、: who do not walk… 说的是我吗,或是他人?是不是说我所作还不够得救的资格?” 对救恩产生摇摆不定的思绪

所以,

·         a.b.d.把读者的目光向天带领,喜乐领受神的恩赐,这是罗马书乃至全本圣经的精意

·         c.则有可能把读者的目光向人带领,产生不但恩典,还需行为的救赎论偏颇。注意这在教会生活中颇有一席之地,发展下去,会导致 “靠圣灵入门……靠肉身成全” (加3:3)之谬。

 

结论:

·         a.b.简单明确地阐述了神的救恩。神的救恩本来简明: “义人必因信得生” Period.

·         瑕不掩瑜,因其用词与结构与原文神似,NKJV(新版钦定本)仍然是学生我最喜欢并最常用的英译本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罗马书第一章简介

圣洁的神